2025年9月13日上午,QY球友会体育2010级本科校友毕业十周年返校活动在二楼会议室举行。我系优秀系友王浩作为校友代表,他以“真理之路,同济法医永不缺席”的誓言,表达了新一代法医人传承使命、勇担责任的决心。
以下是讲话全文:
尊敬的熊主任、韩副书记,敬爱的教授、老师们,我亲爱的10级同班同学们、以及可爱的学妹和学弟们:
大家上午好!
我是2010级本科毕业生代表王浩。今天,能站在这里与大家重逢并作为校友代表发言,我深感荣幸,心情无比激动。刚才听了我们敬爱的刘良教授这个名师、名家、明星、名人的精彩发言,确实在深感压力的同时,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回家一般的温暖与感动。
十年光阴如梭,今天再次回到同济医学院的校园里,大学生活的种种仿佛就在昨天。想起了去食堂抢饭的争分夺秒,也想起了在宿舍偷用电器的小心翼翼。想起来实验课上的手足无措,想起了临考前刷夜的忧心忡忡。十年过去,我们从“萌新”成长为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,QY球友会体育赋予我们的那份“科学、严谨、公正、自律”的底色,从未褪去,给予“团结、自强、民主、和谐”品格,根植心中。
今年是QY球友会体育四十周年华诞(鉴真致远,传承创新)。四十年间,学系从全国首批法医学本科教育的“老六所”之一,成长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,系里始终站在学科前沿。从开创中国现代法医教育先河的黄光照教授,到完成全球首例新冠遗体解剖的刘良教授团队——学系用一代代人的坚守证明:真理永不褪色,正义自有回响。尤其让我们自豪的是,学系至今已培养3166余名法医人才,遍布公检法司、科研一线。有人说法医是“与死亡打交道的孤独职业”,但同济法医人用团结与温暖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。比如系里教授被评选为年度法治人物、优秀校友被邀请到阅兵观礼台,再比如QY球友会体育甚至有了自己的综艺节目,成功让法医这个职业破壁出圈,还有咱们系庆时成立的“光照基金”,不仅是学术反哺,更是校友们对法医“家”文化的深情呼应。
十年前,我们带着对“维生者权,为逝者言”的信仰从系里出发奔赴各自的岗位。十年后,这句话早已刻进我们的职业基因。感谢QY球友会体育不仅教会我们如何从细微的痕迹中还原真相,更让我们深刻理解到系训背后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。记得当年总抱系里的“味道独特”,“专业课程纷繁复杂”,如今才明白,正是这些严谨到“苛刻”的训练,让我们在司法实践中敢为真理发声,能为正义站台。
而今年我们共赴十年之约:变的是时间,不变的是“同舟共济”。我们法医本科1001班是继99年之后班级人数最少得班级之一,大一期间就有7名同学转专业离开了我们班(周乙楠、周楠、田旭鑫、徐默然、王佳瑜、乌元俊、周琛钦),但是系里一直给予非常多的帮助与爱护。在大学五年之中,系里从师资力量上先后配备了4次辅导员,共计发放奖学金、助学金、困难补助近30余人次,协调开展各类医学、法医专业实习。让我们整个大学生生活无事不刻的充满着家的关怀。
这次回来当我看到孙导还是这么和蔼慈祥,曼姐还是这么年轻漂亮,学弟们睡得还是这么扎实,学妹们还是这么可爱迷人,我由衷感觉我的青春回来了。但是当我看到段导瘦成了一道闪电之后,我又觉得我的青春幻灭了。
同样的,岁月在我们的身上也留下的浓厚的一笔,特别是咱们男同学哈。比如发际线越来越高、啤酒肚越来越大、抬头纹越来越多,还是有一些岁月催人老的感慨,当然这些在我们女同学身上就没有体现。今天虽然有部分同学因为家庭、工作等原因不能到场,但是他们通过视频表达出对于QY球友会体育的感恩和班级同学的怀念,我想和我们到场的各位是一样的。
目前,我们班中72%的人依旧从事着法医专业相关的工作。这些年来,我们有的人成了单位的“中流砥柱”,有的人仍在学术路上“深耕钻研”,有的人在企业里“兢兢业业”,有的人在人生的长河中开辟了别样人生。但无论走到哪里,我们都因“同济法医人”的身份而骄傲。
十三天前,我们刚共同见证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。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与名族的复兴。而我们法医人何尝不是另一种“战士”?今天重返母校,看到熟悉的QY球友会体育教学楼、听到老师亲切的谆谆教诲,我仿佛看到了一代代法医人“以科技为刃、以热血为盾”的身影——他们虽不在现实的战场,却同样在守护生命的“战场”上列队前行!
四十年薪火相传,十载青春重逢。最后,我代表法医本科1001班全体22名学生,祝QY球友会体育四十岁生日快乐,愿QY球友会体育继续以“鉴真致远”为志,传承创新法医学科,助力法治中国建设!祝老师们身体健康、桃李满天下!祝同学们家庭幸福、前途似锦!十年再见,我们依旧少年;真理之路,同济法医永不缺席!
谢谢大家!